【原文】
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,昔者宋文君鲍之时,有臣曰[生僻字 礻+后]①观辜,固尝从事于厉。祩子杖揖出②,与言曰:“观辜是何珪璧之不满度量?酒醴粢盛之不净洁也?牺牲之不全肥?春秋冬夏选失时?岂女③为之与?意鲍为之与?”观辜曰:“鲍幼弱,在荷繦④之中,鲍何与识焉?官臣观辜特为之。”祩子举揖而槁⑤之,殪之坛上。当是时,宋人从者莫不见,远者莫不闻,著在宋之《春秋》。诸侯传而语之曰:“诸不敬慎祭祀者,鬼神之诛,至若此其憯遫也!”以若书之说观之,鬼神之有,岂可疑哉!
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,昔者齐庄君之臣,有所谓王里国、中里徼者,此二子者,讼三年而狱不断。齐君由⑥谦杀之,恐不辜;犹谦释之,恐失有罪。乃使之⑦人共一羊,盟齐之神社。二子许诺。于是泏洫⑧,[生僻字]羊而漉其血。读王里国之辞,既已终矣;读中里徼之辞,未半也,羊起而触之,折其脚,祧神之而槁之,殪之盟所。当是时,齐人从者莫不见,远者莫不闻,著在齐之《春秋》。诸侯传而语之曰:“请品先不以其请者⑨,鬼神之诛至,若此其憯遫也!”以若书之说观之,鬼神之有,岂可疑哉!
是故子墨子言曰:“虽有深溪博林、幽涧无人之所,施行不可以不董⑩,见有鬼神视之。”
【注释】
① “[生僻字 礻+后]”为“祐”之误。
② “祩”即“祝”。“揖”为“楫”字之误。
③ “女”通“汝”。
④ “荷繦”疑为“葆繦”之误,即“襁褓”。
⑤ “槁”同“敲”。
⑥ “由”为“欲”之假借字。“谦”同“兼”。
⑦ “之”为“二”字之误。
⑧ “泏”同“掘”。“洫”同“穴”。
⑨ “请品先”为“诸诅矢”之误。“矢”通“誓”。后一个“请”为“情”之假借字。
⑩ “董”为“堇”之误,“堇”通“谨”。
【翻译】
不只是这部书上这样说。从前宋文君鲍在位之时,有个臣子叫观辜,曾在祠庙从事祭祀,有一次他到神祠里去,厉神附在祝史的身上,对他说:“观辜,为什么珪璧达不到礼制要求的规格?酒醴粢盛不洁净?用作牺牲的牛羊不纯色不肥壮?春秋冬夏的祭献不按时?这是你干的呢?还是鲍干的呢?观辜说:“鲍还幼小,在襁褓之中,鲍怎么会知道呢?这是负责祭祀的臣子观辜独自做的。”祝史举起木杖敲打他,把他打死在祭坛上。在这个时候,宋人跟随的没有人不看见,远处的人没有不听说这件事,被记载在宋国的《春秋》上。诸侯相互传告说:“凡各不恭敬谨慎地祭祀的人,鬼神的惩罚,是如此的惨痛快速。”按这本书的说法来看,对于鬼神的存在,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?
不只是这部书里这样说。从前齐庄王在位的时候,有两个大臣,叫作王里国和中里徼。这两人打了三年的官司,案件还审理不清。齐君想把他们两个都杀掉,又担心杀了无罪者;想都释放他们,又担心放过了有罪者。于是让两个人共同带着一头羊,到齐国社稷神坛前发誓。二人都答应了。在神前挖了一个坑,把羊杀掉,把羊血洒在地上。王里国的誓词读完以后;中里徼读誓词,读了不到一半,那只死羊跳起来触他,把他的脚折断了,祧神上来敲他,把他杀死在盟誓之所。当时,齐国人跟从的人没有不看见的,远处的人没人不听说这件事,被记载在齐国的《春秋》中。诸侯传告说:“所有发誓而言不由衷的,鬼神的惩罚,是如此的惨痛快速。”按这部书的说法来看,对于鬼神的存在,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?
所以墨子说:“虽然有深山老林、幽闲无人的地方,但所作所为也不能不谨慎,因为鬼神就在身边看着你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