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墨子》简介
 
墨子,名翟,战国时鲁国人(或说宋国人),墨家学派创始人。据考证,墨子生卒年份约在公元前468~前376年。《史记·孟荀列传》中说墨子是“宋之大夫”,《吕氏春秋·当染》中认为他是鲁国人,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,后来长期住在鲁国。
 
墨子也许出身低微,自称“今翟上无君上之事,下无耕农之难”,所以他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。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、劳身苦志的作风,“量腹而食,度身而衣”,吃的是“藜藿之羹”,穿的是“短褐之衣”,足登“跋跷”。他注重实践,善于制作。相传他的木工技术,与鲁班齐名。在学术上,初受孔子影响,“学儒者之业,受孔子之术”,后逐渐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。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,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。人们常把孔墨、儒墨并提。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、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。他“平生足迹所及,则尝北之齐,西使卫,又屡游楚,前至郢,后客鲁阳,复欲适越而未果”(孙诒让《墨子传略》),“席不暖”“衣不黔”,真有孟子所说的“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”的精神。
 
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墨子止楚攻宋的传说。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,晚年到齐国,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,未成功。越王邀墨子做官,并许以五百里封地。他以“听吾言,用我道”为前往条件,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,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。正因如此,他的智慧、品德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尊敬。
 
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在《墨子》中,他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
 
《墨子》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四方面。一是基本政治纲领:尚贤尚同。“官无常贵,民无常贱。有能则举之,无能则下之。”墨子否定天命,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;二是基本道德观念:建立在理想国基础上的功利主义。孔子讲仁,而墨子说利,他言功利,不是利己,而是主张普天同利;三是兼爱:“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”“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”。这是古往今来,四海之内皆可通融的道理。由兼爱派生出非攻、节用、节葬、非乐的主张;四是认识论:把知识按来源分为亲知、闻知和说知。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度。另外还有“三表”逻辑方法,否定儒家的天命,代之以“天志”说等。
 
到了宋代,《墨子》一书只剩下了六十一篇,而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有五十三篇,今藏于北京白云观。在现存的五十三篇中,《经》上、下和《经说》上、下四篇,以及《大取》《小取》六篇统称为《墨经》。后人多认为《墨经》的内容包括了哲学、逻辑学、自然科学等方面,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然科学专著。
 
墨家主张兼爱,强调爱人若己,这一思想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以血缘家庭为本位的宗法观念,是一种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。因此后人对墨子的评价是—中国的西方哲人。墨家还宣扬绝对的利他主义精神,以此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孜孜奋斗,并成为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。在当今中国,倡导一下墨子的节用、利他、自苦精神,也是有现实意义的。
 
另外,墨家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逻辑学体系,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价值。可惜它在后来未得到进一步发展。这不仅是墨学的不幸,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不幸。假若墨学能为后人所发展,中国文化也许是另一种局面。在自然科学方面,墨家还建立了一套较系统的理论,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先秦百家争鸣中是独树一帜的。
 
《墨经》中有一句话:“天下无人,子墨子之言也犹在。”这句充满哲理与豪情的名言,充分显示了墨家学派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心。几千年来,儒家独盛,墨家衰微。但在今天,当我们重新领略墨家的学说与精神时,必会对中国文化的振兴,民主与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