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说:远古人类刚刚诞生,还没有刑法制度的时候,也没有统一的语言,所以人们说话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。因而同是一句话,一个人有一种意思,两个人就有两种不同的意思,十个人就有十种不同的意思。人越多,各种不同的意思也就越多。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是错的,因而相互攻击。所以在家庭内,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...
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,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,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有贤能的人,立他为天子。虽立了天子,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于是又选拔天下的贤人,把他们立为三公。天子、三公都已经有了,由于天下实在太大,远方小国的人民的是非利害冲突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,因而就把天下划分为许多的诸侯国,每个国都立一个国君。诸侯国君已经有了,但...
行政长官既已具备,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,说道:你们听到好的、不好的,都要把它报告给上面。上面认为是对的,大家都必须认为对;上面认为它是错的,大家都必须认为错。上面有过失,就应该规劝进谏;下面有好的典型,要及时向上推荐。是非与上面一致,而不与下面勾结,这是上面所赞赏,下面所称誉的。假如听到好的或坏的事情,却不向上...
乡长是这一乡的仁人。乡长对乡内的百姓发布政令,说道:听到好的和坏的事情,必须把它报告给国君。国君认为是对的,大家都必须认为对;国君认为是错的,大家都必须认为错。去掉你的不好的言辞,学习国君的文明话语;去掉你们的不良行为,学习国君的好行为。那么,还怎么能说国内会混乱呢?考察一国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?是因为国君能...
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,而不知道与上天一致,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。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大雨,频频而至,这就是上天惩罚百姓不跟上天统一的原因。所以墨子说:古时圣王制定五种刑法,确实是用它来治理人民,就好比丝线有总头、渔网有钢绳一样,是用来约束天下百姓不跟他的上级保持一致的人的。
北魏孝文帝发现汉族文化十分博大精深,有许多是鲜卑民族所比不上的。如果肯认真学习,接纳汉人,对于北魏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。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要先改变国民的观念,让他们接受更为的东西。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要让北魏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文明相融合。 孝文帝想要先改革鲜卑族的旧的风俗习惯,并决定从服饰下手。建武元年(公元494年)十二月二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