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【原文】
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①其务,鬼神厚矣。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,故书之竹帛,传遗后世子孙。咸②恐其腐蠹绝灭,后世子孙不得而记,故琢之盘盂、镂之金石,以重之。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③,故先王之书,圣人一尺之帛,一篇之书,语数鬼神之有也,重有重之。此其故何?则圣王务之。今执无鬼者曰:“鬼神者,固无有。”则此反圣王之务。反圣王之务,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。
【注释】
① “为”后疑省略“有”字。
② “咸”为“或”字之误。
③ “莙”为“若”之误。“羊”即“祥”。
【翻译】
古代圣王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,所以他们祭祀相当丰厚,又恐怕后世子孙不能知道这点,所以写在竹简帛书上,流传给后世子孙。或者担心它们被腐蚀、被虫咬而灭绝,使后世子孙不能记住,所以又雕琢在盘盂上,镂刻在金石上,以示重视。又担心后世子孙不能敬顺以取得吉祥,所以先王的书籍,圣人的,即使是在一尺的帛书上、一篇简书上,都反复述说鬼神的存在,反复重申敬重鬼神。这是什么缘故?是因为圣王要勉力侍奉鬼神。现在主张没有鬼神的人说:“鬼神,本来就不存在。”那么这就是违背圣王的要务。违反圣王的要务,就不是君子所行的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