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
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故古之圣王治天下也,其所差论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,外为之人,助之视听者众。故与人谋事,先人得之;与人举事,先人成之;光誉令闻,先人发之。唯信身而从事,故利若此。古者有语焉,曰:“一目之视也,不若二目之视也;一耳之听也,不若二耳之听也;一手之操也,不若二手之强也。”夫唯能信身而从事,故利若此。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,千里之外,有贤人焉,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,圣王得而赏之。千里之内,有暴人焉,其乡里未之均闻见也,圣王得而罚之。故唯毋以圣王为聪耳明目与?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?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?圣王不往而视也,不就而听也,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,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,何也?其以尚同为政善也。 是故子墨子曰:“凡使民尚同者,爱民不疾,民无可使,曰:必疾爱而使之,致信而持之,富贵以道其前,明罚以率其后。为政若此,唯欲毋与我同,将不可得也。” 是以子墨子曰:“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,中情将欲为仁义,求为上士,上欲中圣王之道,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,故当尚同之说而不可不察。尚同,为政之本而治要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故古之圣王治也,其所差论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,外为之人,助之视听者众。故与人谋事,先人得之;与人举事,先人成之;光誉令闻①,先人发之。唯信身而从事,故利若此。古者有语焉,曰:“一目之视也,不若二目之视也;一耳之听也,不若二耳之听也;一手之操也,不若二手之强也。”夫唯能信身而从事,故利若此。是故古之圣王之治也,千里之外,有贤人焉,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,圣王得而赏之。千里之内,有暴人焉,其乡里未之均闻见也,圣王得而罚之。故唯毋以圣王为聪耳明目与?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?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?圣王不往而视也,不就而听也,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,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,何也?其以尚同善也。

是故子墨子曰:“凡使民尚同者,爱民不疾,民无可使,曰:必疾爱而使之,致信而持之,富贵以道②其前,明罚以率③其后。为政若此,唯欲毋与我同,将不可得也。”

是以子墨子曰:“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,中情将欲为仁义,求为上士,上欲中圣王之道,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,故当尚同之说而不可不察。尚同,为政之本而治要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 光誉令闻:荣誉与好名声。

② “道”通“导”,引导。

③ 率:督促。

【翻译】

所以古时候的圣王治理天下,他所选择的辅佐自己的都是贤良的士人,在外边做事的人,帮助他察看和听闻的人很多。所以他和大家一起谋划事情,要事先比别人考虑周到;和大家一起办事,要比别人先成功;他的荣誉和美好的名声要比别人先传扬出去。只因为使用耳目努力办事,好处是如此多。古时有这样的话,说:“一只眼睛看东西不如两只眼睛看东西;一只耳朵听不如两只耳朵听;一只手干活不如两只手干活。”因为能够使用耳目,努力工作,就有这样多的好处。所以古代圣王治理天下,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个贤人,那一乡里的人还未全都听到或见到,圣王已经得悉而予以赏赐了。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一个恶人,那一乡里的人还未全部听到或见到,圣王已经得悉而予以惩罚了。所以只是因为圣王是耳聪目明能够一下洞悉千万里以外的事物吗?圣王不是亲自去看的,不是亲自去听的,然而能使天下的盗贼寇乱到处流窜而没有落脚的地方,是什么原因呢?那也是以尚同的原则来实行政治教化的结果。

所以墨子说:“凡是使百姓尚同的,如果爱民不深,百姓就不会听你的。就是说:一定要深爱他们才能使用他们,讲究信用才能拥有百姓,用富贵在前面引导,用严明的惩罚在后面督促。如此处理政务,百姓就自然与你保持一致了。”

因此墨子说:“现今天下的王公大人、士大夫君子们,如果心中确实想要实行仁义,追求做高尚之士,上要符合圣王之道,下要符合国家百姓之利益,因此对尚同这一主张不可不予以审察。因为,尚同是施政的根本和统治的关键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作者:【战国】墨翟 编译:王学典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