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
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诸灶必为屏,火突高出屋四尺。慎无敢失火,失火者斩其端,失火以为事者车裂。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救火者无敢喧哗,及离守绝巷救火者斩。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,皆得救之,部吏亟令人谒之大将,大将使信人将左右救之,部吏失不言者斩。诸女子有死罪及坐失火皆无有所失,逮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。 围城之重禁,敌人卒而至,严令吏命无敢喧嚣、三最、并行、相视坐泣、流涕若视、举手相探、相指、相呼、相麾、相踵、相投、相击、相靡以身及衣、讼驳言语。及非令也而视敌动移者,斩。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伍人踰城归敌,伍人不得,斩;与伯归敌,队吏斩;与吏归敌,队将斩。归敌者父母、妻子同产,皆车裂。先觉之,除;当术需敌。离地,斩;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

【原文】

诸灶必为屏,火突高出屋四尺。慎无敢失火,失火者斩其端,失火以为事①者车裂。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救火者无敢喧哗,及离守绝巷救火者斩。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,皆得救之,部吏亟令人谒②之大将,大将使信人将左右救之,部吏失不言者斩。诸女死罪及坐失火皆无有所失,逮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。

围城之重禁,敌人卒③而至,严令吏命④无敢喧嚣、三最⑤、并行、相视坐泣、流涕若视、举手相探、相指、相呼、相麾、相踵、相投、相击、相靡以身及衣、讼驳。及非令也而视敌动移者,斩。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伍人踰城归敌,伍人不得,斩;与伯归敌,队吏斩;与吏归敌,队将斩。归敌者父母、妻子同产,皆车裂。先觉之,除;当术需敌。离地,斩;伍人不得,斩;得之,除。

【注释】

① “事”前脱一“乱”字。

② 谒:报告。

③ 卒:犹“猝”,突然。

④ “命”应作“民”。

⑤ “最”应作“聚”,“三最”,应为“三聚”,三人聚成一堆。

【翻译】

所有炉灶一定要砌上防火的屏围,烟囱要高出屋顶四尺。小心慎重不要失火,要杀掉第一次失火的人,故意失火捣乱的人,用车裂的刑法处死,在一起的人不举报或不抓住纵火的人也要杀掉;如果能抓住就免于处罚。救火的人不许大声喊叫,如果故意大声喊叫以及擅自离开防守岗位去街巷救火的人,也要杀掉。失火地区的里长和居民,以及防守这一地方的部吏都要救火,部吏应迅速派人报告大将,大将派遣亲信率领部下去救火,部吏隐瞒不向大将报告,也要杀掉。女子犯有死罪,因失火犯罪但并没有损害他人,以纵火捣乱罪论处。

城邑被敌人围困,最重要的禁令是,敌人突然来到,要严厉禁止官吏和百姓大声喊叫,不准三人以上聚集一堆,或两人以上一起奔跑、相视哭泣、对面流泪、打手势探问、互相指手画脚、互相喊叫、你拉我扯、互相斗殴厮打、互相争辩,以及擅自察看敌人动静,否则一律处以死刑。同在一起的人不能及时制止和报告的,斩首;能及时报告和制止的,免罪。同伴中有人翻越城墙投敌,同伴没有及时抓住,斩首;伯长投敌叛变,他的上级队吏要被斩首;队吏叛变投敌,队将要被斩首。叛变投敌的人,他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兄弟都要被处以车裂死刑。如果事先发觉而未投敌的,免罪;临阵害怕敌人而离开防地的,斩首;同在一起的人不能发现制止的,斩首;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的,免罪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作者:【战国】墨翟 编译:王学典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