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段为 : 墨子 · 公孟 篇

【原文】

公曰:“贫富寿夭,齰然在天,不可损益。”又曰:“君子必学。”子墨子曰:“教人执有命,是犹命人葆①而去亓冠也。”公谓子墨子曰:“有义不义,无祥不祥。”子墨子曰:“古圣王皆以鬼神为神明,而为祸福,执有祥不祥,是以政治而国安也。自桀纣以下,皆以鬼神为不神明,不能为祸福,执无祥不祥,是以政乱而国危也。故先王之书,《子亦》有之曰:‘亓傲也,出于子,不祥。’此言为不善之有罚,为善之有赏。”

子墨子谓公孟子曰:“丧礼,君与父母、妻、后子死,三年丧服,伯父、叔父、兄弟期②,族人五月,姑、姊、舅、甥皆有数月之丧。或以不丧之间,诵《诗三百》,弦《诗三百》,歌《诗三百》,舞《诗三百》。若用子之言,则君子何日以听治?庶人何日以从事?”公孟子曰:“国乱则治之,国治则为礼乐。国治③则从事,国富则为礼乐。”子墨子曰:“国之治,治之废,则国之治亦废。国之富也,从事,故富也;从事废,则国之富亦废。故虽治国,劝之无餍,然后可也。今子曰:‘国治则为礼乐,乱则治之。’是譬犹噎而穿井也,死而求医也。古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,薾④为声乐,不顾其民,是以身为刑僇⑤,国为戾虚者,皆从此道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① 葆:包裹头发。

② 期:一年。

③ 治:当作“贫”。

④ 薾:盛大之意。

⑤ 僇:通“戮”。

【翻译】

公孟子说:“贫困、富裕、长寿、夭折,确实由天注定,无法增减它们。”又说:“君子一定要学习。”墨子说:“教人学习却宣扬宿命的观念,就好像让人包裹头发,本来为了戴帽子,却又拿去了他的帽子一样。”公孟子对墨子说:“人存在义与不义的事,但不存在因人的义与不义而得福得祸的情况。”墨子说:“古代的圣王都认为鬼神是神明的,能降祸赐福,主张人们会因义而得福,因不义而得祸的观点,因此政治得到治理,国家安宁。自从桀、纣以来,都认为鬼神不是神明的,不能降祸赐福,主张人们不会因义得福,因不义得祸的观点,因此政治混乱,国家灭亡了。所以先王的书《箕子》上说:‘言行傲慢,对你不吉祥。’这话是对不善的惩罚,又是对从善的奖赏。”

墨子对公孟子说:“按照丧礼:国君与父母、妻子、长子死了,要服丧三年,伯父、叔父、兄弟死了,只服丧一年,族人死了,要服丧五个月,姑、姐、舅、甥死了,也都有几个月的服丧期。又在不办丧事的间隙,诵《诗三百》,又配以舞蹈。如果用你的言论,那么国君哪一天可以从事政治呢?百姓又哪一天可以从事生产呢?”公孟子答道:“国家混乱就要进行治理,国家治理就提倡礼、乐。国家贫困就从事生产,国家富裕就提倡礼、乐。”墨子说:“国家安宁,如果治理废弃了,国家的安宁也就废弃了。国家富裕,由于百姓从事生产才会富裕,百姓从事的生产废弃了,国家的富裕也就废止了。所以治国的事,必须勤勉不止,才可以治好。现在你说:‘国家安宁就提倡礼、乐,国家混乱就进行治理。’就如同吃饭噎住了才去凿井,人死了才去求医一样。古时候,三代的暴虐之王夏桀、商纣、周幽王、周厉王大兴声乐,不顾老百姓的死活,因而自己遭到杀戮,国家遭到灭亡,这都是听从这种主张所造成的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