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
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子墨子言曰: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,皆欲国家之富,人民之众,刑政之治。然而不得富而得贫,不得众而得寡,不得治而得乱,则是本失其所欲,得其所恶,是故何也? 子墨子言曰:“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。”执有命者之言曰:“命富则富,命贫则贫;命众则众,命寡则寡;命治则治,命乱则乱;命寿则寿,命夭则夭;命虽强劲,何益哉?”以上说王公大人,下以驵百姓之从事,故执有命者不仁。故当执有命者之言,不可不明辨。

【原文】

墨子言曰:古者王公大人国家者,皆欲国家之富,人民之众,刑政之治。然而不得富而得贫,不得众而得寡,不得治而得乱,则是本失其所欲①,得其所恶,是故何也?

子墨子言曰:“执有命②者以杂于民间者众。”执有命者之言曰:“命富则富,命贫则贫;命众则众,命寡则寡;命治则治,命乱则乱;命寿则寿,命夭则夭;命虽强劲,何益哉③?”以上说王公大人,下以驵④百姓之从事,故执有命者不仁。故当执有命者之言,不可不明辨。

【注释】

① 欲:希望。

② 有命:即命定思想。

③ 此句中“命”,按刘昶说当为“力”。

④ 驵:同“阻”。

【翻译】

墨子说过:“古代的王公大人在国内施政,都希望国家富裕,人民众多,刑法政事治理。然而事与愿违,国家没有富裕反而更加贫困了,人口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,政治没有得到治理反而更加混乱了,那么,这是从根本上失去了他所希望的,得到了他所憎恶的,这是什么原因呢。

墨子说过:“这是因为主张命中注定一切的人在与人民中间还太多的缘故。”主张有命论的人说:“命里富裕就会富裕,命里贫困就会贫困,命里子女多的就会子女多;命里子女少的就会子女少,命里治理得好就会治理得好;命里混乱就会混乱;命里长寿就会长寿,命里夭折就会夭折;即使很强大有劲,又有什么用呢?”用这话对上游说王公大人,则干扰政事,对下散布,则影响人民的努力生产,所以主张有命论的人是不仁的。所以对主张有命论的人的话,不能不深入地剖析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作者:【战国】墨翟 编译:王学典
© 2017- 5000yan.com | 商务合作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