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魏徵向唐太宗上奏说:“人君能够善始的多,能够善终的却很少,难道是攻取容易,而守住困难吗?大概是因为有忧患就会尽心竭力为天下民众办事,平安逸乐就骄傲放纵而轻视他人。尽力为民众办事,即使是外族人也会与你同心同德;轻视他人,即使是亲戚朋友都会离心离德,就是用威怒来恐吓他们,也只能是表面服从而内心不服。人君如果能够真正做到:看见能引起欲望的东西时,便想到知足;将要兴建土木工程时,便想到适可而止;处在高位时,便想到谦虚卑贱;面临充足饱和时,便想到俭省;遇到享乐时,应想到克制;在平安时,要想到后患;为了避免被蒙蔽,就应当想到采纳不同意见;怨恨谗言邪恶,就应想到自身端正;赏赐爵禄时,应想到因为自己的欢喜而给予太多;实施刑罚时,应想到因为自己的愤怒而处罚过重。常常想到这十点,又选拔任用有才有德的人,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治,又何必自己去身体力行,辛苦操劳,而代行有关部门的职责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