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智与意异。重同,具同,连同,同类之同,同名之同,丘同,鲋①同,是之同,然之同,同根之同。有非之异,有不然之异。有其异也,为其同也,为其同也异。一曰乃是而然,二曰乃是而不然,三曰迁,四曰强。
子深其深,浅其浅,益其益,尊其尊②。察次山比因,至优指复;次察声端名因请复,匹夫辞恶者,人右以其请得焉。诸所遭执,而欲恶生者,人不必以其请得焉。圣人之附[氵贾]③也,仁而无利爱。利爱生于虑。昔者之虑也,非今日之虑也。昔者之爱人也,非今之爱人也。爱获④之爱人也,生于虑获之利。虑获之利,非虑臧⑤之利也;而爱臧之爱人也,乃爱获之爱人也。去其爱而利,弗能去也。昔之知[生僻字 片+墙],非今日之知[生僻字 片+墙]也。贵为天子,其利人不厚于正夫。二子事亲,或遇孰,或遇凶,其亲也相若,非彼其行益也,非加也。外执无能厚吾利者。藉臧也死而害,吾持养臧也万倍,吾爱臧也不加厚。
【注释】
① 鲋:同“附”。
② 尊:同“[生僻字 尊+刂]”,减少。
③ [氵贾]:即“覆”。
④ 获:婢。
⑤ 臧:奴。
【翻译】
知道与思想是不同的。同的种类很多,有重同,具同,连同,同类之同,同名之同,丘同,附同,是之同,然之同,同根之同。有实际不同的异,有是非各执的异。所以有异,是因为有同,才显出异。是不是的关系有四种:第一种是“是而然”,第二种是“是而不然”,第三种叫“迁”,即转移论题,偷换概念,第四种叫“强”,即牵强附会。
墨家的学说,深奥的就深入探求,浅近的就浅近研究,该增加的就增加,该减少的就减少;其次明察墨家学说之所以成立的根由、学说中的比附、学说的原因,这样,就可以掌握墨家学说的要旨。进一步再深察墨家声教的端绪、借鉴名学的方法、证明它的终因,这样,墨家学说的实情就能够了解。一个平常的人,他的言词虽然粗俗,但也是实情的论断,人们从中还可以了解实情。那些因自己的遭遇坚持一种成见,感情用事,产生好恶,妄下断语的,人们从他的言词中就不会了解实情了。圣人抚育天下之人,只有仁而没有利爱。爱人利人产生于有所求。从前的思虑,不等于现在的思虑。从前的爱人,不等于现在的爱人。爱奴婢这种爱人的行为,产生于考虑奴婢获得的利益。考虑奴婢获得的利益,不是考虑奴的利益;但是,爱奴的爱人,也就是爱婢的爱人。如果去掉其所爱而能利天下,那就不能不去掉其所爱了。从前讲节用,不等于现在讲节用。贵为天子,他利人并不比匹夫利人厚。两个儿子侍奉父母亲,一个遇到丰年,一个遇到荒年,他们利自己的双亲是相同的,不会因丰年而增多,也不会因荒年而减少。也不会使我利亲的心加厚。假使奴死对天下有害,那么我将万倍地供养奴,而我爱奴并不加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