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

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?以其行理也。行理性于染当。故善为君者,劳于论人,而佚于治官。不能为君者,伤形费神,愁心劳意,然国逾危,身逾辱。此六君者,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,以不知要故也。不知要者,所染不当也。 非独国有染也,士亦有染。其友皆好仁义,淳谨畏令,则家日益,身日安,名日荣,处官得其理矣,则段干木、禽子、傅说之徒是也。其友皆好矜奋,创作比周,则家日损,身日危,名日辱,处官失其理矣,则子西、易牙、竖刀之徒是也。《诗》曰“必择所堪,必谨所堪”者,此之谓也。

【原文】

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?以其行理也。行理性于染当。故善为君者,劳于论人,而佚①于治官。不能为君者,伤形费神,愁心劳意,然国逾危,身逾辱。此六君者,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,以不知要故也。不知要者,所染不当也。

非独国有染也,士亦有染。其友皆好仁义,淳谨畏令,则家日益,身日安,名日荣,处官得其理矣,则段干木、禽子、傅说之徒是也。其友皆好矜奋,创作比周②,则家日损,身日危,名日辱,处官失其理矣,则子西、易牙、竖刀之徒是也。《诗》曰“必择所堪③,必谨所堪”者,此之谓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 佚:同“逸”,安逸。

② 创作比周:兴风作浪乱结私党。

③ 堪:当读为“湛”,浸染之意。

【翻译】

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,是什么原因呢?是由于他的举措合乎道理。举措合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。所以,会做国君的,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,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。而不善于做国君的人,则劳神伤身,心烦意乱,然而国家却更危险,自己更受屈辱。这六位国君,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、爱惜他们的身体,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。不知道治国要领,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。

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,士人也是这样。一个人,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,都淳朴谨慎,畏惧法令,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,身体也日益安康,名声也一天天光耀,居官治政也就合乎正道了,如段干木、禽子、傅说等人就是这样。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,兴风作浪,结党营私,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,自身也日益危险,名声也日益受辱没,居官从政失去正道,如子西、易牙、竖刀等人就是这样。《诗经》上说:“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染料”,谨慎地选择染料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作者:【战国】墨翟 编译:王学典
© 2017- 5000yan.com | 商务合作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