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《墨子》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“名实必须相符”的思想。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、类、故等逻辑概念。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。他以“耳目之实”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。他认为,判断事物的有与无,不能凭个人臆想,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。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,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。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。
【原文】
城百步一突门,突门各为窑灶,窦入门四五尺,为其门上瓦屋,毋令水潦能入门中。吏主②塞突门,用车两轮,以木束之,涂其上,维③置突门内,使度④门广狭,令之入门中四五尺。置窑灶,门旁为橐,充灶伏⑤柴艾,寇⑥即入,下轮而塞之,鼓橐而熏之。
【注释】
① 《备突》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战术的篇章之一。主要讲如何防备敌人从城墙“突门”攻入的战术方法。
② 主:掌管。
③ 维:以绳悬挂。
④ 度:考虑,根据。
⑤ “伏”应作“状”。
⑥ 寇:敌人。
【翻译】
城墙内每百步设置一处“突门”,每一“突门”都设有窑灶,灶的洞口进入突门四五尺的地方,突门顶部盖上瓦片,不让雨水流入门内。军吏掌管堵塞突门,方法是:用木头捆住两个车轮,上面涂上泥,用绳索将其悬挂在突门内,根据门的宽窄,使车轮挂在门中四五尺的地方。砌上窑灶,门旁设置皮风箱,灶中用柴火艾叶堆满,敌人攻进来时,就放下车轮堵塞住,点燃灶里的柴火,鼓动风箱,用烟火熏烤来犯的敌人。